罪过 ①过失;过错:自言罪过。 ②表示有愧、于心不安的谦辞,犹言不敢当:劳您亲自送来,真是罪过。
罪恶 1.指犯罪的行为。 2.指坏事﹐错事。
罪行 1.犯罪的行为。
罪孽 ①迷信者认为当遭报应的大罪恶:罪孽深重|我今日罪孽可满了。 ②苦难:遭不完的罪孽。
罪状 罪名所包含的具体内容。如我国刑法第二百四十三条规定诬陷罪的罪状是“捏造事实诬告陷害他人,意图使他人受刑事追究,情节严重”。在日常语言中,用以指犯罪行为的具体状况,如说:“该犯的罪状令人发指”。
罪戾 1.罪愆。
1.罪罚。
2.罪行的责任。
(1)
罪责难逃
(2) ∶责备;责怪
(1).罪罚。《魏书·刑罚志》:“弗究悖理之浅深,不详损化之多少……殊乖任寄,深合罪责。”《京本通俗小说·志诚张主管》:“前日 王招宣 寻一串一百单八颗西珠数珠不见,带累得一府的人,没一个不吃罪责。”《二刻拍案惊奇》卷十五:“提控自道失了礼度,必遭罪责,趋至庭中,跪倒俯伏地下,不敢仰视。” 明 李贽 《复宋太守书》:“兄若恕其罪而取其心,则弟犹得免於罪责。”
(2).罪行的责任。 郭沫若 《论中德文化书》:“酿成大战的原因,科学本身并不能负何等罪责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