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语分开解释
匪夷 : 1.不寻常。匪夷匪惠是什么意思
谓既无伯夷之清,又无柳下惠之和。
生僻成语小百科
		遐方绝壤 见“遐方绝域”。 »
	
	
		虎瘦雄心在 比喻人穷志不穷 »
	
	
		地崩山摧 土地崩裂,山岭倒塌。多形容巨大变故。 »
	
		
		探观止矣 用来赞美看到的事物好到了极点。 »
	
	
		穷猿失木 猿猴失去了栖身的树木。比喻人漂泊流浪 »
	
		
| 成语解释 | 夷:殷末周初的伯夷;惠:春秋时鲁国的柳下惠。既不是伯夷,又不是柳下惠;不具备这两位贤人的品德。形容才德不高而又驾驭的人。 | 
|---|---|
| 成语出处 | 《旧唐书·司空图传》:“匪夷匪惠,难居公正之明;载省载思,当徇栖衡之志,可放还山。” | 
| 常用程度 | |
| 感情色彩 | 中性成语 | 
| 成语用法 | 作谓语;形容才德不高的人 | 
| 成语结构 | 联合式成语 | 
| 产生年代 | 古代成语 | 
| 成语正音 | |
| 成语辨形 | |
| 近义词 | 不夷不惠 | 
| 反义词 | |
| 成语例子 | |
| 成语谜语 | 
谓既无伯夷之清,又无柳下惠之和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