逍遥自得

成语解释 无拘无束,安闲自得。
成语出处 先秦 庄周《庄子 让王》:“日出而作,日入而息,逍遥于天地之间,而心意自得。”
常用程度 常用成语
感情色彩 中性成语
成语用法 联合式;作谓语、定语、状语;用于人
成语结构 联合式成语
产生年代 古代成语
成语正音
成语辨形
近义词 悠然自得 、逍遥自在
反义词
成语例子 茅盾《森林中的绅士》:“很有教养似的边走边哼,逍遥自得,无所用心,宛然是一位乐天派。”
成语谜语

词语分开解释

逍遥 : 悠然自得的样子:逍遥自�┰冢�逍遥法外。
自得 : 自以为得意:洋洋自得|悠闲自得。

逍遥自得是什么意思

形容无拘无束,自由自在。语本《庄子.让王》:"日出而作,日入而息,逍遥于天地之间,而心意自得。" 国语辞典

自由自在、无拘无束。《文选.潘岳.闲居赋序》:「于是览止足之分,庶浮云之志,筑室种树,逍遥自得。」《野叟曝言.第五九回》:「以此收摄身心,屏绝嗜欲,可以寡过,可以养生,性命双修,逍遥自得。」也作「逍遥自在」、「自在逍遥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