力不从心

成语解释 力:力量;能力;从:依从;顺从。心里想做某事;但是力量不够。
成语出处 南朝 宋 范晔《后汉书 西域传》:“今使者大兵未能得出,如诸国力不从心,东西南北自在地。”
常用程度 常用成语
感情色彩 中性成语
成语用法 主谓式;作谓语、宾语;用于谦辞
成语结构 主谓式成语
产生年代 古代成语
成语正音 不,不能读作“bú”。
成语辨形
近义词 无能为力 、心有余而力不足
反义词 得心应手 、力所能及
成语例子 按我的政治思想水平、斗争阅历和知识能力,担当编选陈毅同志诗词的工作确是力不从心。(张茜《陈毅诗词选集 序言》)
成语谜语 怒误作努

词语分开解释

从心 : 1.顺从意愿。2.见"从心所欲"。3.由衷;发自内心。

力不从心是什么意思

心里想做,但能力达不到

今使者大兵未能得出,如诸国力不从心,东西南北自在也。——《后汉书·西域传》

国语辞典

心里想做某事,力量却无法达到。《后汉书.卷八八.西域传.莎车传》:「今使者大兵未能得出,如诸国力不从心,东西南北自在也。」也作「力不副心」、「力不从愿」。近力所不及,无能为力反得心应手,力所能及,随心所欲