城下之盟是什么意思
敌军到了城下,抵抗不了,被迫签订的条约
国语辞典敌国军队兵临城下,抵挡不住,被迫与敌人签订和约。语出《左传.桓公十二年》:「大败之,为城下之盟而还。」后用以比喻战败屈服的意思。唐.杨炎〈大唐河西平北圣德颂.序〉:「二月乙丑,皇帝以五命之服诏太仆崔偁总中权,专上将,誓军前之士,却城下之盟。」《东周列国志.第五五回》:「君民效死,与城俱碎,岂肯为城下之盟哉?」
城下之盟的网络解释
城下之盟,成语,读作chéng xià zhī méng,意思是在敌人的武力威胁下,被迫签订的屈辱性盟约,出自 《左传·桓公十二年》。
生僻成语小百科
凶喘肤汗 形容疲乏到极点。 »
斐然向风 见“斐然乡风”。 »
贵不期骄 谓显贵的人尽管不希望自己染上骄恣专横的习气,但它仍然在不知不觉中滋长起来了。语本《书·周官》:“位不期骄,禄不期侈。”孔传:“贵不与骄期,而骄自至;富不与侈期,而侈自来,骄侈以行己,所以速亡。” »
探观止矣 用来赞美看到的事物好到了极点。 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