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语分开解释
司马 : 1.官名。相传少昊始置。周时为六卿之一,曰夏官大司马。掌军旅之事。汉武帝元狩四年改太尉为大司马。后汉因之,旋又改名太尉,南北朝与大将军并称二大,至隋废。后世用作兵部尚书的别称,侍郎则称少司马。2.官名。《周礼》夏官大司马之属官,有军司马﹑舆司马﹑行司马﹑春秋晋作三军,每军别置司马。其后汉宫门及大将军﹑将军﹑校尉属官,都有司马。边郡亦置千人司马,专主兵事,不治民。魏晋以后,州刺史带将军开府者,置府僚司马。至隋废州府之任,无复司马,而有治中。唐制,节度使属僚有行军司马。又于每州置司马,以安排贬谪或闲散的人。后世称府同知曰司马,本此。3.王宫外门。4.指汉文学家司马相如。5.指唐大诗人白居易。白尝贬江州司马,故称。6.复姓。青衫 : 1.古时学子所穿之服。2.借指学子﹑书生。3.唐制﹐文官八品﹑九品服以青。唐白居易《琵琶引》﹕"座中泣下谁最多?江州司马青衫湿!"后因借指失意的官员。4.泛指官职卑微。5.借指微贱者的服色。6.指仙人。7.《梁书.侯景传》﹕"自篡立后﹐时着白纱帽﹐而尚披青袍。"后因以"青衫"借指侯景。8.借指京剧中的正旦。
司马青衫是什么意思
唐白居易《琵琶行》末句为"就中泣下谁最多?江州司马青衫湿。"后因用以形容悲伤凄切。 国语辞典司马,职官名。青衫,指卑微的官服。唐朝诗人白居易自述贬官江州司马期间,一日于江边送客,听闻邻船上歌女诉说身世,感动得将衣衫哭湿了。语出唐.白居易〈琵琶行〉:「座中泣下谁最多?江州司马青衫湿。」后人以司马青衫指白居易,亦用来比喻极为悲伤哀痛。元.王实甫《西厢记.第四本.第三折》:「淋漓襟袖啼红泪,比司马青衫更湿。」
司马青衫的网络解释
司马青衫,是一个汉语词语,释义是用来形容一个人同情另一个人的处境而不禁想到自己的处境,便落下眼泪。在句子成分中作主语、宾语、定语。
生僻成语小百科
贵不期骄 谓显贵的人尽管不希望自己染上骄恣专横的习气,但它仍然在不知不觉中滋长起来了。语本《书·周官》:“位不期骄,禄不期侈。”孔传:“贵不与骄期,而骄自至;富不与侈期,而侈自来,骄侈以行己,所以速亡。” »
遐方绝壤 见“遐方绝域”。 »
枭蛇鬼怪 比喻丑恶之徒。 »
虎瘦雄心在 比喻人穷志不穷 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