涸辙之鲋

成语解释 涸:水竭;干涸;辙:车轮的迹;鲋:鲫鱼。指干涸车辙里的鱼。比喻处于困境;急待救助的人。
成语出处 战国 宋 庄周《庄子 外物》:“周昨来,有中道而呼者。周顾视车辙中,有鲋鱼焉。周问之曰:‘鲋鱼来!子何为者邪?’”
常用程度
感情色彩 中性成语
成语用法 偏正式;作主语、宾语;比喻处于困境中的人
成语结构 偏正式成语
产生年代 古代成语
成语正音 涸,不能读作“ɡù”;辙,不能读作“chè”。
成语辨形 涸,不能写作“河”;辙,不能写作“澈”。
近义词 涸辙之枯 、嗷嗷待哺
反义词 绝处逢生
成语例子 但人不能饿着静候理想世界的到来,至少也得留一点残喘,正如涸辙之鲋,急谋升斗之水一样。(鲁迅《坟 娜拉走后怎样》)
成语谜语 最危险的鱼

词语分开解释

涸辙 : 1.比喻穷困的境地。2.犹搁浅。

涸辙之鲋是什么意思

《庄子•外物》:“庄周家贫,故往贷粟于监河侯。

国语辞典

辙,车轮辗地所留下的痕迹。鲋,鲫鱼。在干枯车辙中的鲫鱼所需要的只是斗升的水,如果拖延时间远去西江取水,则不过是空口白话,无法解决问题。典出《庄子.外物》。后比喻陷处困境,急需救援的人或物。宋.苏轼〈乞开杭州西湖状〉:「若一旦堙塞,使蛟龙鱼鳖,同为涸辙之鲋,臣子坐观,亦何心哉?」也作「涸辙枯鱼」、「涸辙穷鳞」、「涸辙穷鱼」、「涸辙之枯」、「涸辙之鱼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