束之高阁

成语解释 捆起来以后放在高高的架子上。比喻放着不用。
成语出处 《晋书 庾翼传》:“此辈宜束之高阁,俟天下太平,然后议其任耳。”
常用程度 常用成语
感情色彩 中性成语
成语用法 偏正式;作谓语、宾语、定语;含贬义
成语结构 偏正式成语
产生年代 古代成语
成语正音 之,不能读作“zī”。
成语辨形 阁,不能写作“搁”。
近义词 置之不理 、置之度外
反义词 爱不释手 、掌上明珠
成语例子 如果有了正确的理论,只是把它空谈一阵,束之高阁,并不实行,那末,这种理论再好也是没有意义的。(毛泽东《实践论》)
成语谜语 藏书楼

束之高阁是什么意思

把东西捆起来,放在高架子上面,比喻弃置不用,不再过问

国语辞典

把东西捆起来,放置于高楼上。比喻弃置不用。《晋书.卷七三.庾亮传》:「京兆杜乂、陈郡殷浩并才名冠世,而翼弗之重也,每语人曰:『此辈宜束之高阁,俟天下太平,然后议其任耳。』」也作「置之高阁」。近置之不理反片刻不离,付诸实施

德语 etwas ad acta legen (V, Sprichw)​

法语 laisser de côté, mettre qch au rancart

束之高阁的网络解释

束之高阁,意思是捆起来以后放在高高的架子上,比喻放着不用、丢在一旁不管,也比喻把某事或某种主张、意见、建议等搁置起来,不予理睬和办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