惊惶失措是什么意思
因惊慌而举止失常,不知所措。
国语辞典惊恐慌张,不知如何是好。《北齐书.卷二八.元晖业传》:「孝友临刑,惊惶失措,晖业神色自若。」《二刻拍案惊奇.卷一一》:「少卿虚心病,元有些怕见他的,亦且出于不意,不觉惊惶失措。」也作「惊慌失措」、「惊惶无措」。近坐卧不安反泰然自若,镇定如常
成语解释 | 失措:举止失去常态。惊慌惶恐;举止失去常态。 |
---|---|
成语出处 | 唐 李百药《北齐书 元晖业传》:“孝友临刑,惊惶失措,晖业神色自若。” |
常用程度 | 常用成语 |
感情色彩 | 贬义成语 |
成语用法 | 补充式;作谓语、定语、状语、补语;含贬义 |
成语结构 | 补充式成语 |
产生年代 | 古代成语 |
成语正音 | 惶,不能读作“huānɡ”。 |
成语辨形 | 惶,不能写作“煌”。 |
近义词 | 惊慌失措 、手足无措 、心慌意乱 |
反义词 | 镇定自若 、从容不迫 、不动声色 |
成语例子 | 遇到危险情况,应该沉着冷静,不要惊惶失措。 |
成语谜语 | 吓得没办法 |
因惊慌而举止失常,不知所措。
国语辞典惊恐慌张,不知如何是好。《北齐书.卷二八.元晖业传》:「孝友临刑,惊惶失措,晖业神色自若。」《二刻拍案惊奇.卷一一》:「少卿虚心病,元有些怕见他的,亦且出于不意,不觉惊惶失措。」也作「惊慌失措」、「惊惶无措」。近坐卧不安反泰然自若,镇定如常