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语分开解释
传檄 : 传递征召、晓喻、声讨的文书。传檄而定是什么意思
发一道檄文便可平定。形容兵势强大。
国语辞典发布晓喻的文书即可平定其地。形容威势强大,不需交战就能使对方屈服。《周书.卷一九.杨忠传》:「吾出其不意,以奇兵袭之,彼怠我奋,一举必克,则安陆不攻自拔,诸城可传檄而定也。」《三国演义.第四一回》:「获操则威震天下,中原虽广,可传檄而定。」
传檄而定的网络解释
蒯通建议武臣厚礼待范阳令,那么其他将领就会纷纷效仿投降,而不必用兵了。檄:古代用来征召、晓喻或声讨的文书。
| 成语解释 | 檄:讨敌文书;定:平定。比喻不待出兵,只要用一纸文书,就可以降服敌方,安定局势。 | 
|---|---|
| 成语出处 | 《史记·淮阴侯列传》:“今大王举而东,三秦可传檄而定也。” | 
| 常用程度 | |
| 感情色彩 | 中性成语 | 
| 成语用法 | 作谓语;指不战而胜 | 
| 成语结构 | 偏正式成语 | 
| 产生年代 | 古代成语 | 
| 成语正音 | |
| 成语辨形 | |
| 近义词 | 传檄可定 | 
| 反义词 | |
| 成语例子 | 获操则威震天下,中原虽广,可传檄而定。(明 罗贯中《三国演义》第四十一回) | 
| 成语谜语 | 
发一道檄文便可平定。形容兵势强大。
国语辞典发布晓喻的文书即可平定其地。形容威势强大,不需交战就能使对方屈服。《周书.卷一九.杨忠传》:「吾出其不意,以奇兵袭之,彼怠我奋,一举必克,则安陆不攻自拔,诸城可传檄而定也。」《三国演义.第四一回》:「获操则威震天下,中原虽广,可传檄而定。」
蒯通建议武臣厚礼待范阳令,那么其他将领就会纷纷效仿投降,而不必用兵了。檄:古代用来征召、晓喻或声讨的文书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