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语分开解释
文治 : 1.谓以文教礼乐治民。武功 : 1.军事方面的功绩。2.指武事。3.指武力。4.武术功夫。
文治武功是什么意思
治理国家有贡献,用兵打仗有成绩。
参见:[[文治]]
国语辞典泛称一个国家对内的政教,对外的国力。如:「唐朝贞观年间,四海升平,文治武功,鼎盛一时。」
文治武功的网络解释
文治武功,定义:汉语成语,释义:指政治军事,常用于描述古代君主在统治国家或地区时的表现,如汉唐盛世。现也扩展到对一般管理者任内成绩的概述,或比喻推行措施中刚柔并济、软硬兼施。出处:西汉·戴圣《礼记·祭法》:“汤以宽治民而除甚虐,文王以文治,武王以武功,去民之灾,此皆有功烈于民者也。”
生僻成语小百科
探观止矣 用来赞美看到的事物好到了极点。 »
闭门思愆 指关起门来自我反省。同“闭合思过”。 »
伺瑕导隙 指寻衅生事。 »
穷猿失木 猿猴失去了栖身的树木。比喻人漂泊流浪 »
贵不期骄 谓显贵的人尽管不希望自己染上骄恣专横的习气,但它仍然在不知不觉中滋长起来了。语本《书·周官》:“位不期骄,禄不期侈。”孔传:“贵不与骄期,而骄自至;富不与侈期,而侈自来,骄侈以行己,所以速亡。” »
地崩山摧 土地崩裂,山岭倒塌。多形容巨大变故。 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