言过其实是什么意思
(1) 原指言语浮夸,超过实际才能
马谡言过其实,不可大用。——《三国志·马良传》
(2) 后亦指说话过分,不符合事实
国语辞典语本《管子.心术上》:「物固有形,形固有名。此言不得过实,实不得延名。」指言辞虚妄夸大,与事实不相符。《三国演义.第九六回》:「马谡言过其实,不可大用。」《儿女英雄传.第四回》:「且住!说书的这话怕有些言过其实。」近过甚其辞,夸大其词,夸夸其谈
言过其实的网络解释
言过其实(yán guò qí shí)是一个中国汉语成语,作谓语、定语,实:实际。指话说得过分,超过了实际情况。出自《三国志·蜀书·马良传》:先主临薨,谓亮曰:“马谡言过其实,不可大用,君其察之。”
生僻成语小百科
贵不期骄 谓显贵的人尽管不希望自己染上骄恣专横的习气,但它仍然在不知不觉中滋长起来了。语本《书·周官》:“位不期骄,禄不期侈。”孔传:“贵不与骄期,而骄自至;富不与侈期,而侈自来,骄侈以行己,所以速亡。” »
探观止矣 用来赞美看到的事物好到了极点。 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