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语分开解释
二竖 : 据《左传·成公十年》记载:晋景公梦见自己所患的疾病变成“二竖子”(两个小孩),他们为了躲避良医,藏匿在“肓之上,膏之下”,致使景公的病成为不治之症。后用“二竖”借指病魔。生僻成语小百科
伺瑕导隙 指寻衅生事。 »
成语解释 | 竖:小子;二竖:指病魔;虐:侵害。比喻疾病缠身。 |
---|---|
成语出处 | 《左传·成公十年》:“公疾病,求医于秦。秦伯使医缓为之。未至,公梦疾为二竖子,曰:‘彼良医也,惧伤我,焉逃之?’其一曰:‘居肓之上,膏之下,若我何?’” |
常用程度 | 常用成语 |
感情色彩 | 中性成语 |
成语用法 | 作谓语、定语;比喻疾病缠身 |
成语结构 | 主谓式成语 |
产生年代 | 古代成语 |
成语正音 | |
成语辨形 | |
近义词 | 疾病缠身、病入膏肓 |
反义词 | |
成语例子 | 他这段时间二竖为虐,闭门不出 |
成语谜语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