吹毛求疵

成语解释 求:寻找;疵:缺点;小毛病。吹开皮上的毛;寻找里面的疤痕。比喻故意挑剔毛病;寻找差错。
成语出处 韩非《韩非子 大体》:“不吹毛而求小疵,不洗垢而察难知。”
常用程度 常用成语
感情色彩 贬义成语
成语用法 连动式;作谓语、定语、宾语;含贬义,用于指故意挑剔为难人
成语结构 连动式成语
产生年代 古代成语
成语正音 疵,不能读作“pì”或“cǐ”。
成语辨形 疵,不能写作“庇”。
近义词 洗垢求瘢 、无中生有
反义词 宽大为怀 、宽宏大量 、通情达理
成语例子 若吹毛求疵,天下人安得全无过失者?(清 阮葵生《茶余客话》卷一)
成语谜语 头发里找粉刺

词语分开解释

吹毛 : 1.比喻事情易为,不费大力气。2.形容刀剑锋利﹐吹毛可断。3.见"吹毛求疵"。

吹毛求疵是什么意思

有意抓住人的小过失

有司吹毛求疵,笞服其臣,使证其君。——《汉书》

一心只想参了他的功名,却寻不出他的短处来,便要吹毛求疵,也无处可求。——《二刻拍案惊奇》

国语辞典

吹开皮上的毛,寻找里面的小毛病。语本《韩非子.大体》:「不吹毛而求小疵,不洗垢而察难知。」后比喻刻意挑剔过失或缺点。《汉书.卷五三.景十三王传.中山靖王刘胜传》:「有司吹毛求疵,笞服其臣,使证其君。」也作「吹毛求瑕」、「吹毛取瑕」、「吹毛索疵」。近寻瑕索瘢,有意挑剔反隐恶扬善

德语 an allem herumnörgeln, überall ein Haar in der Suppe finden, herummäkeln (V)​

法语 (expr. idiom.)​ chercher la petite bête