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语分开解释
昭德 : 1.明德;美德。2.宣扬美德。3.汉代雅舞名。汉文庙奏《昭德》﹑《文始》﹑《四时》﹑《五行》之舞。见《汉书.礼乐志》。又五代后晋天福五年,诏有司复修正至朝会二舞之制,以文舞为《昭德》之舞,武舞为《成功》之舞。见《乐府诗集.舞曲歌辞一.晋昭德成功舞歌》引《唐馀录》。昭德塞违是什么意思
彰明美德,杜绝错误。昭德塞违的网络解释
昭德塞违,彰明美德,杜绝错误,出自《左传·桓公二年》等。
成语解释 | 彰明美德,杜绝错误。 |
---|---|
成语出处 | 《左传·恒公二年》:“君人者将昭德塞违,以临照百官。”孔颖达疏:“昭德,谓昭明善德,使德益彰闻也;塞违,谓闭塞违邪,使违命止息也。” |
常用程度 | |
感情色彩 | 中性成语 |
成语用法 | 作谓语、定语;用于书面语 |
成语结构 | 联合式成语 |
产生年代 | 古代成语 |
成语正音 | |
成语辨形 | |
近义词 | |
反义词 | |
成语例子 | 要选择典型,广泛进行宣传,予以表扬,昭德塞违,以正党风。★《天津日报》1979.12.31 |
成语谜语 |
昭德塞违,彰明美德,杜绝错误,出自《左传·桓公二年》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