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语分开解释
逆耳 : 不中听;刺耳:逆耳之言|忠言逆耳利于行。逆耳之言是什么意思
直爽、不中听而有裨益的言语
逆耳之言,不求而自至。——《晋书》
国语辞典不中听、不顺耳却有益的话,通常指忠告。《三国志.卷五三.吴书.张纮传》:「而忠臣挟难进之术,吐逆耳之言,其不合也,不亦宜乎!」晋.孙楚〈为石仲容与孙皓书〉:「夫治膏肓者,必进苦口之药;决狐疑者,必告逆耳之言。」
成语解释 | 听起来不舒服的话(多指尖锐、中肯的劝告或批评)。 |
---|---|
成语出处 | 《史记·留侯世家》:“忠言逆耳利于行。” |
常用程度 | 常用成语 |
感情色彩 | 中性成语 |
成语用法 | 作宾语;指不顺耳的话 |
成语结构 | 偏正式成语 |
产生年代 | 古代成语 |
成语正音 | |
成语辨形 | |
近义词 | 逆耳良言 |
反义词 | 甜言蜜语 |
成语例子 | 你不要讨厌我的逆耳之言 |
成语谜语 |
直爽、不中听而有裨益的言语
逆耳之言,不求而自至。——《晋书》
国语辞典不中听、不顺耳却有益的话,通常指忠告。《三国志.卷五三.吴书.张纮传》:「而忠臣挟难进之术,吐逆耳之言,其不合也,不亦宜乎!」晋.孙楚〈为石仲容与孙皓书〉:「夫治膏肓者,必进苦口之药;决狐疑者,必告逆耳之言。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