舍短录长是什么意思
见“[[舍短取长]]”。
国语辞典舍弃短处,取用长处。宋.朱熹〈丞相魏国陈正献公行状〉:「谓宜广收博采,舍短录长。」也作「舍短取长」。
舍短录长的网络解释
不计较别人缺点,取其长处,予以录用。同“舍短取长”。
生僻成语小百科
		探观止矣 用来赞美看到的事物好到了极点。 »
	
	
		乳间股脚 比喻自以为安全的处所。 »
	
	
		穷猿失木 猿猴失去了栖身的树木。比喻人漂泊流浪 »
	
	
		闭门思愆 指关起门来自我反省。同“闭合思过”。 »
	
		
| 成语解释 | 舍:放弃;短:短处,缺点;录:采纳;长:长处,优点。指舍弃其缺点,汲取其长处 | 
|---|---|
| 成语出处 | 宋·朱熹《丞相魏国陈正献公行状》:“谓宜广收博采,舍短录长,用之绳墨之外,责以事业之成,勿拘小节,勿课近效。” | 
| 常用程度 | |
| 感情色彩 | 中性成语 | 
| 成语用法 | 作谓语、定语、宾语;用于处事 | 
| 成语结构 | 联合式成语 | 
| 产生年代 | 古代成语 | 
| 成语正音 | |
| 成语辨形 | |
| 近义词 | 舍短从长、舍短取长 | 
| 反义词 | |
| 成语例子 | 《清史稿·世祖纪》:“若舍短录长,则人有微技,亦获见用。” | 
| 成语谜语 | 
见“[[舍短取长]]”。
国语辞典舍弃短处,取用长处。宋.朱熹〈丞相魏国陈正献公行状〉:「谓宜广收博采,舍短录长。」也作「舍短取长」。
不计较别人缺点,取其长处,予以录用。同“舍短取长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