才疏志大是什么意思
南朝宋刘义庆《世说新语.识鉴》:"伯仁为人志大而才短,名重而识暗。"后以"才疏志大"谓志向大而才能小。 国语辞典才能浅拙而志向远大。参见「志大才疏」条。如:「他这人向来才疏志大,成不了什么大事的。」
| 成语解释 | 才干有限而抱负很大。 |
|---|---|
| 成语出处 | 南朝 宋 刘义庆《世说新语 识鉴》:“伯仁为人志大而才短,名重而识暗。” |
| 常用程度 | 常用成语 |
| 感情色彩 | 贬义成语 |
| 成语用法 | 联合式;作谓语、定语;形容抱负大才能不高 |
| 成语结构 | 联合式成语 |
| 产生年代 | 古代成语 |
| 成语正音 | |
| 成语辨形 | |
| 近义词 | 才高意广 |
| 反义词 | |
| 成语例子 | 才疏志大不自量,西家东家笑我狂。(宋 陆游《大风登城》诗) |
| 成语谜语 |
才能浅拙而志向远大。参见「志大才疏」条。如:「他这人向来才疏志大,成不了什么大事的。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