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语分开解释
寒蝉 : ①天冷时不再叫或叫声低微的蝉:~凄切丨噤若~。②蝉的一种,身体小,黑色,有黄绿色的斑点,翅膀透明。雄的有发音器,夏末秋初时在树上叫。自同寒蝉是什么意思
1.同于深秋时节的蝉。形容噤口不言。 国语辞典自比寒天的蝉而不作声。比喻沉默不语。《后汉书.卷六七.党锢传.杜密传》:「刘胜位为大夫,见礼上宾,而知善不荐,闻恶无言,隐情惜己,自同寒蝉,此罪人也。」
自同寒蝉的网络解释
自同寒蝉,注音:zì tóng hán chán,意指自己同寒天的蝉一样不鸣。比喻缄默不语。
| 成语解释 | 寒蝉:冬天的蝉不叫。自己同寒天的蝉一样,比喻闭口不说话 |
|---|---|
| 成语出处 | 南朝·宋·范晔《后汉书·杜密传》:“刘胜位为大夫,见礼上宾,而知善不荐,闻恶无言,隐情惜己,自同寒蝉,此罪人也。” |
| 常用程度 | 一般成语 |
| 感情色彩 | 中性成语 |
| 成语用法 | 作谓语、定语;用于书面语 |
| 成语结构 | 偏正式成语 |
| 产生年代 | 古代成语 |
| 成语正音 | |
| 成语辨形 | |
| 近义词 | |
| 反义词 | |
| 成语例子 | |
| 成语谜语 |
自比寒天的蝉而不作声。比喻沉默不语。《后汉书.卷六七.党锢传.杜密传》:「刘胜位为大夫,见礼上宾,而知善不荐,闻恶无言,隐情惜己,自同寒蝉,此罪人也。」
自同寒蝉,注音:zì tóng hán chán,意指自己同寒天的蝉一样不鸣。比喻缄默不语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