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语分开解释
乐业 : 1.谓愉快地从事本业。安居 : 古印度婆罗门在雨期禁足的习惯。后为佛教沿用,在古印度雨季的三个月(约5月至8月)里,禁止僧尼外出,说外出易伤草木小虫,应在寺内坐禅修学,接受供养。这段时期称“安居期”。在中国,安居期在夏历四月十六日至七月十五日。
乐业安居是什么意思
乐于所业,安于所居。谓生活愉快安定。 国语辞典人民生活安定,且乐于其所从事的工作。《西游记.第二八回》:「前栽榆柳,后种松柟,桃李枣梅,无所不备,逍遥自在,乐业安居不题。」也作「安居乐业」。
| 成语解释 | 愉快地从事自己的职业,过着安定的生活。形容生活、生产、思想状况安定正常。 | 
|---|---|
| 成语出处 | 元·无名氏《延安府》第一折:“见如今四海无虞,八方黎庶皆丰富,乐业安居。” | 
| 常用程度 | |
| 感情色彩 | 中性成语 | 
| 成语用法 | 作谓语、宾语、定语;同“安居乐业” | 
| 成语结构 | 联合式成语 | 
| 产生年代 | 古代成语 | 
| 成语正音 | |
| 成语辨形 | |
| 近义词 | 安居乐业 | 
| 反义词 | |
| 成语例子 | 清·夏燮《中西纪事·粤民义师》:“俾家喻户晓,益厉急公亲上之心,共享乐业安居之福。” | 
| 成语谜语 | 
人民生活安定,且乐于其所从事的工作。《西游记.第二八回》:「前栽榆柳,后种松柟,桃李枣梅,无所不备,逍遥自在,乐业安居不题。」也作「安居乐业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