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语分开解释
嗷嗷 : 1.亦作"嗸嗸"。2.哀鸣声;哀号声。3.叫呼声;叫喊声。4.众口愁怨声。5.形容众声喧杂。待哺 : 1.谓等待喂食;等待食粮。
嗷嗷待哺是什么意思
嗷嗷:哀号声;待:等待;哺:哺育,喂养。原意指小鸟饥饿时叫着要东西吃的样子。后常用以形容饥民渴求得食而急待解救的悲惨情景
可奈满城无粮,嗷嗷待哺。——蔡东藩《唐史演义》
国语辞典形容饥饿哀号,等待救济。如:「今后,只剩下一个嗷嗷待哺的婴儿与她相依为命。」
法语 crier famine
成语解释 | 嗷嗷:哀鸣声;待哺:等待喂养。原指雏鸟饥饿时哀叫着;等待母鸡来喂食。后多比喻饥饿时急于求食的样子;也比喻处境极为困难;等待救济;援助。 |
---|---|
成语出处 | 清 戴名世《上刘木斋先生书》:“佣书客游,乞食自活,家累二十口,嗷嗷待哺。” |
常用程度 | 常用成语 |
感情色彩 | 中性成语 |
成语用法 | 偏正式;作谓语、定语;用于处于困境需要援助 |
成语结构 | 偏正式成语 |
产生年代 | 近代成语 |
成语正音 | 嗷,不能读作“āo”;哺,不能读作“pǔ”。 |
成语辨形 | 嗷,不能写作“敖”。 |
近义词 | 饥寒交迫 、啼饥号寒 |
反义词 | 丰衣足食 、家给人足 |
成语例子 | 文章尽可在别的刊物上发表,对于嗷嗷待哺的创造社的几种刊物却一字也不肯飞来。(郭沫若《学生时代 创造十年续编》) |
成语谜语 | 婴儿等奶 |
嗷嗷:哀号声;待:等待;哺:哺育,喂养。原意指小鸟饥饿时叫着要东西吃的样子。后常用以形容饥民渴求得食而急待解救的悲惨情景
可奈满城无粮,嗷嗷待哺。——蔡东藩《唐史演义》
国语辞典形容饥饿哀号,等待救济。如:「今后,只剩下一个嗷嗷待哺的婴儿与她相依为命。」
法语 crier famine