刻骨铭心

成语解释 刻:刻划;铭:在金属上刻写。刻在骨头上;铭刻在心灵中。形容感受深刻或感激之至。
成语出处 唐 李白《上安州李长史书》:“深荷王公之德,铭刻心骨。”
常用程度 常用成语
感情色彩 中性成语
成语用法 联合式;作谓语、定语、状语;含褒义
成语结构 联合式成语
产生年代 古代成语
成语正音 刻,不能读作“kē”;骨,不能读作“ɡú”。
成语辨形 刻,不能写作“克”;铭,不能写作“名”或“明”。
近义词 刻饥刻骨、念念不忘 、铭心刻骨
反义词 浮光掠影 、过眼烟云
成语例子 万望太尉慈悯,救拔深陷之人,得瞻天日,刻骨铭心,誓图死保。(明 施耐庵《水浒全传》第八十回)
成语谜语

刻骨铭心是什么意思

指牢记心底

国语辞典

形容感激在心,永难忘怀。元.刘时中〈端正好.众生灵遭磨障套.三煞〉:「万万人感恩知德,刻骨铭心,恨不得展草垂缰。」《幼学琼林.卷二.身体类》:「感佩不忘,曰刻骨铭心。」也作「铭心刻骨」、「铭肌镂骨」、「铭心镂骨」、「镂骨铭肌」、「镂骨铭心」、「镂心刻骨」、「刻骨镂心」。

刻骨铭心的网络解释

刻骨铭心是一个汉语词语,

拼音是kè gǔ míng xīn,

解释是铭刻在心灵深处。形容记忆深刻,难以忘却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