病入膏肓

成语解释 膏肓:我国古代医学名称;心尖脂肪叫“膏”;心脏和膈膜之间叫“肓”。古代认为“膏肓”是药力达不到的地方。后形容病情严重到无法治疗的程度。也比喻事态严重;无法挽救。也作“病在膏肓”。
成语出处 先秦 左丘明《左传 成公十年》:“医至,曰:‘疾不可为也,在肓之上,膏之下,攻之不可,达之不及,药不至焉,不可为也。’公曰:‘良医也。’厚为之礼而归之。”
常用程度 常用成语
感情色彩 贬义成语
成语用法 主谓式;作谓语、定语;含贬义,用于事物或人
成语结构 主谓式成语
产生年代 古代成语
成语正音 肓,不能读作“mánɡ”。
成语辨形 肓,不能写作“盲”。
近义词 人命危浅 、行将就木
反义词 妙手回春 、手到病除
成语例子 吾观刘琦过于酒色,病入膏肓,今见面黄羸瘦,气喘呕血,不过半年,其人必死。(明 罗贯中《三国演义》第五十二回)
成语谜语 最重的病

词语分开解释

膏肓 : 见〖病入膏〗肓。

病入膏肓是什么意思

指病已危重到无法救治的地步或事情已发展到不可挽救的程度

国语辞典

膏,中医上指心下脂肪。肓,膈上薄膜。膏肓相传是身体内药力所不及的地方。病入膏肓指人病重,无药可救。语本《左传.成公十年》:「医至,曰:『疾不可为也,在肓之上,膏之下,攻之不可,达之不及,药不至焉。』」《镜花缘.第一三回》:「贱妾之恙,虽得女儿取参略延残喘,奈病入膏肓,不啻风中之烛。」后比喻事情已到无可挽回的程度。《歧路灯.第二○回》:「热肠动处真难默,冷眼觑时便欲暗;病入膏肓嗟已矣,愿奉宣圣失言箴。」也作「病染膏肓」、「病在膏肓」。近不可救药

德语 für jemanden kommt jede Rettung zu spät (Sprichw)​, jemandes Krankheit ist unheilbar (Sprichw)​

法语 littéralement : le mal a pénétré dans la région du diaphragme et du coeur, être malade à la dernière extrémité, être atteint d'une maladie incurable, être miné par une maladie incurable, maladie mortelle