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语分开解释
三谏 : 1.三次劝谏。见"三谏之义"。2.三个谏官。指宋代吴昌裔﹑徐清叟﹑杜范。3.三个谏官。4.三个谏官。指明代吴之佳﹑叶初春﹑张栋。见《明史.吴之佳传》。三谏之义是什么意思
《公羊传•庄公二十四年》:“戎将侵曹,曹羁谏曰:‘戎众以无义,君请勿自敌也。’曹伯曰:‘不可。’三谏不从,遂去之,故君子以为得君臣之义也。”
三谏之义的网络解释
三谏之义,指事君之正道。成语解释:作为人臣,在君主有过失,国家有危亡的时候应该站出来进谏。如果建议不被接受,就一再进谏。但是,进谏人遇到刚愎自用的君主,不但自己的意见不被接受,还可能招来杀身之祸。这种情况下,进谏人就不必坚持了。
生僻成语小百科
贵不期骄 谓显贵的人尽管不希望自己染上骄恣专横的习气,但它仍然在不知不觉中滋长起来了。语本《书·周官》:“位不期骄,禄不期侈。”孔传:“贵不与骄期,而骄自至;富不与侈期,而侈自来,骄侈以行己,所以速亡。” »
逖听遐视 谓视听范围很远很广。 »
鬼烂神焦 形容火灾惨烈,众多的人被烧死 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