视之不见,听之不闻

成语解释 看见了同没有看见一样,听见了同没有听见一样。形容不重视,不注意。同“视而不见,听而不闻”。
成语出处 战国·宋·庄周《庄子·知北游》:“终日视之而不见,听之而不闻,搏之而不得也。”
常用程度 一般成语
感情色彩 中性成语
成语用法 作谓语、定语、宾语;用于处事
成语结构 复句式成语
产生年代 古代成语
成语正音
成语辨形
近义词 视而不见,听而不闻
反义词
成语例子 明·吕坤《呻吟语》第三卷:“然视之不见,听之不闻,岂无风雨雷霆,亦只时发间出。”
成语谜语

视之不见,听之不闻是什么意思

见"视而不见,听而不闻"。 国语辞典

形容不注意、不关心。《庄子.知北游》:「终日视之而不见,听之而不闻,搏之而不得也。」也作「听而无闻,视而无见」、「视而不见,听而不闻」。

视之不见,听之不闻的网络解释

视之不见,听之不闻,原是老子用来描述“道”的语言,说明“道”幽而不显,是无法用人的感官去把握的。后来指看见了同没有看见一样,听见了同没有听见一样,用来形容不重视,不注意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