自鸣得意

成语解释 自己表示得意。形容自我欣赏。鸣:表达;表示。
成语出处 明·沈德符《万历野获篇》:“挥策四顾;如辛幼安之歌千古江山;自鸣得意。”
常用程度 常用成语
感情色彩 中性成语
成语用法 含贬义。一般作谓语、定语、状语。
成语结构 主谓式成语
产生年代 古代成语
成语正音 得,不能读作“dě”或“děi”。
成语辨形 鸣,不能写作“呜”。
近义词 洋洋得意 、得意忘形 、自得其乐 、沾沾自喜 、自命不凡 、踌躇满志
反义词 垂头丧气 、灰心丧气 、心灰意懒
成语例子 李欣学习有了进步,便自鸣得意,这种态度是要不得的。
成语谜语

词语分开解释

自鸣 : 1.自我表白;自我显示。
得意 : ①领会意旨:得意而忘言。②满意;称心:得意门生|十分得意。③骄傲自满;沾沾自喜:洋洋得意|自鸣得意。④得志:少年得意,一帆风顺。

自鸣得意是什么意思

自我显示、炫耀自得满意之处,唯恐他人不知

她认为自己正当青春而自鸣得意

国语辞典

自命不凡,洋洋得意。《聊斋志异.卷六.江城》:「姊妹相逢无它语,惟各以阃威自鸣得意。」近得意洋洋,踌躇满志,自命不凡反灰心丧气,垂头丧气,自怨自艾,妄自菲薄