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语分开解释
长亭 : 1.古时于道路每隔十里设长亭﹐故亦称"十里长亭"。供行旅停息。近城者常为送别之处。十里长亭是什么意思
古时于道路每隔十里设长亭,五里设短亭,供行旅停息。近城的十里长亭常为送别之处。
国语辞典泛指送别的地方。古时于路旁,每十里设一长亭,五里设一短亭,供行人憩息。因此,近城的十里长亭常为人们送别的地方。宋.苏轼〈送孔郎中赴陕郊〉诗:「十里长亭闻鼓角,一川秀色明花柳。」元.王实甫《西厢记.第四本.第三折》:「今日送张生赴京,十里长亭,安排下筳席。」
成语解释 | 秦汉时每十里设置一亭,以后每五里有一短亭,供行人何处,亲友远行常在此话别。 |
---|---|
成语出处 | 《白孔六帖》卷九:“十里一长亭,五里一短亭。” |
常用程度 | 常用成语 |
感情色彩 | 中性成语 |
成语用法 | 作宾语、定语;指送别 |
成语结构 | 偏正式成语 |
产生年代 | 古代成语 |
成语正音 | |
成语辨形 | |
近义词 | |
反义词 | |
成语例子 | 今日送张生赴京,红娘,快催小姐,同去十里长亭。(元 王实甫《西厢记》第四本第三折) |
成语谜语 |
古时于道路每隔十里设长亭,五里设短亭,供行旅停息。近城的十里长亭常为送别之处。
国语辞典泛指送别的地方。古时于路旁,每十里设一长亭,五里设一短亭,供行人憩息。因此,近城的十里长亭常为人们送别的地方。宋.苏轼〈送孔郎中赴陕郊〉诗:「十里长亭闻鼓角,一川秀色明花柳。」元.王实甫《西厢记.第四本.第三折》:「今日送张生赴京,十里长亭,安排下筳席。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