诽谤 无中生有,说人坏话,毁人名誉;诬蔑:恶意~ㄧ~中伤。
毁谤 1. 以言语相攻击或嘲讽丑化。如:这纯系毁谤。
诬蔑 捏造事实,毁坏别人的名誉:诬蔑诽谤|造谣诬蔑|恐为仇家诬蔑。
指责 1.指摘;斥责。
指摘 1.亦作"指谪"。挑出错误,加以批评。 2.指出并摘录。
指斥 斥责;批评所挑出的错误:指斥朝政|毫不留情地指斥。
造谣
责怪 1.责备;怪罪。
责骂 1.斥骂;指责咒骂。
叱责 1.斥责。
斥责 责骂:严加斥责|语重心长,又似爱怜,又是斥责。
呵斥 大声斥责:受了一通~。也作呵叱。
诋毁 1.亦作"诋?"。亦作"诋毁"。 2.诬蔑﹔毁谤。
非难 指摘和责问:遭到~ㄧ他这样做是对的,是无可~的。
责难 1.勉励人做难为之事。
诘问 〈书〉追问;责问。
诘责 责问:有几个和我熟识的同学也很不平,一同去诘责干事托辞检查的无礼。
责问 1.责备;诘责究问。
申斥 斥责,多用于上对下:他对干得好的便赏几百文钱,对干坏的便传了来大加申斥|受到父亲一顿申斥,心里特别感到难受。
训斥 1.训诫与斥责。
责备 ①要求完备,尽善尽美:求全责备|君子不责备于一人。 ②批评;责怪:接待工作没做好,看来责备是免不了的|受了责备,心里怪委屈的。
质问 责问;依事实提问、询问:面加质问|气愤地质问。
呵叱 1.大声斥责。 2.吆喝。 3.犹呼唤。
指谪 1.见"指摘"。
中伤 1.受伤;受害。 2.诬蔑别人使受损害。
1.申斥。
[condemn;denounce;censure] 斥责;责备
前所谴责。——唐· 李朝威《柳毅传》
受谴责
申斥。《史记·外戚世家》:“帝谴责 鉤弋夫人 。夫人脱簪珥叩头。” 宋 周密 《齐东野语·景定慧星》:“臣当委心以听,奉身以退,徐请谴责,以戒为臣之繆於国者。” 沙汀 《在祠堂里》:“于是那种千篇一律的谴责又开头了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