不食周粟

成语解释 粟:小米,泛指粮食。原指伯夷、叔齐于商亡后不吃周粟而死。指清白守节
成语出处 西汉 司马迁《史记 伯夷列传》:“武王已平殷乱,天下宗周,而伯夷、叔齐耻之,义不食周粟,隐于首阳山,采薇而食之。”
常用程度 常用成语
感情色彩 中性成语
成语用法 作谓语、定语;指人有骨气
成语结构 动宾式成语
产生年代 古代成语
成语正音
成语辨形
近义词
反义词 卑躬屈膝
成语例子 这是沿路讨来的残饭,因为两人曾经议定“不食周粟”,只好进了首阳山之后开始实行。(鲁迅《故事新编 采薇》)
成语谜语 最可笑的绝食

词语分开解释

不食 : 1.不吃。2.指不食之地。
周粟 : 1.周代的禄食。《史记.伯夷列传》:"天下宗周,而伯夷﹑叔齐耻之,义不食周粟,隐于首阳山,采薇而食之。"后多指有气节者所不能接受的新朝的俸禄。

不食周粟是什么意思

《史记•伯夷列传》:“武王已平殷乱,天下宗周,而伯夷、叔齐耻之,义不食周粟,隐于首阳山,采薇而食之。”后以“不食周粟”谓清白守节。

国语辞典

不吃周朝的食物。《史记.卷六一.伯夷传》:「武王已平殷乱,天下宗周,而伯夷、叔齐耻之,义不食周粟;隐于首阳山,采薇而食之。」《后汉书.卷五八.傅燮传》:「且殷纣之暴,伯夷不食周粟而死,仲尼称其贤。」

不食周粟的网络解释

不食周粟是一个汉语成语,意思是形容气节高尚,誓死也不愿与非正义或非仁德的人有瓜葛。出自 《史记·伯夷列传》。

浏览: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