口若悬河

成语解释 若:像;悬河:瀑布;激流奔泻。说起话来像河水倾泻一样滔滔不绝。形容口才好;能言善辩。
成语出处 南朝 宋 刘义庆《世说新语 赏誉》:“郭子玄语议如悬河泻水,注而不竭。”
常用程度 常用成语
感情色彩 中性成语
成语用法 主谓式;作谓语、宾语、定语;含褒义
成语结构 主谓式成语
产生年代 古代成语
成语正音 若,不能读作“kǔ”。
成语辨形 若,不能写作“苦”;河,不能写作“何”。
近义词 夸夸其谈 、侃侃而谈 、能言善辩
反义词 沉默寡言 、噤若寒蝉 、闭口无言
成语例子 知县见他说的口若悬河,又是本朝确切贼,不由得不信。(清 吴敬梓《儒林外史》第四回)
成语谜语 训;水帘洞

词语分开解释

悬河 : 1.指瀑布。2.谓倾泻不止。3.比喻论辩滔滔不绝或文辞流畅奔放。4.指高出地面的河。

口若悬河是什么意思

言谈有若滔滔流水,源源不绝于口,形容口才敏捷,善于辩解

国语辞典

比喻说话滔滔不绝,能言舌辩。《金瓶梅.第三三回》:「但遇著人,或坐或立,口若悬河,滔滔不绝,就是一回。」《儒林外史.第四回》:「知县见他说的口若悬河,又是本朝确切典故,不由得不信。」也作「悬河泻水」。近喋喋不休,滔滔不绝,口齿伶俐,侃侃而谈,夸夸其谈,娓娓而谈反默不作声,噤若寒蝉,张口结舌,沉默寡言,守口如瓶,一言不发,哑口无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