从容不迫

成语解释 从容:不慌不忙;镇静;不迫:不急促。形容临事不慌不忙;镇定沉着。
成语出处 魏兰《原序》:“当其临事之时,从容不迫,颜色不变,尤非庸常之辈所能及。”
常用程度 常用成语
感情色彩 褒义成语
成语用法 联合式;作谓语、定语、状语;含褒义,形容人举止不慌
成语结构 联合式成语
产生年代 古代成语
成语正音 从,不能读作“cōnɡ”;不,不能读作“bū”。
成语辨形 迫,不能写作“破”。
近义词 处之泰然 、视若等闲
反义词 惊慌失措 、手足无措
成语例子 这些人从容不迫地叩了头,花费了半点钟以上的时间。(巴金《家》十五)
成语谜语 三军过后尽开颜

从容不迫是什么意思

行止舒缓得度,无急迫之态

国语辞典

沉著镇定不慌张。《二十年目睹之怪状.第二五回》:「这个人在公堂上又能掉文,又能取笑,真是从容不迫。」反焦急徬徨,惊慌失措,手忙脚乱,手足无措,匆匆忙忙

从容不迫的网络解释

从容不迫是一个成语,意思是态度镇静,不慌不忙,从容镇定,出自《诗经·小雅·都人士序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