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语分开解释
归山 : 退隐山林:归山岁月苦无�┒啵�春深官又满,日有归山情。放虎归山是什么意思
比喻放走敌人,自留祸根
倘他逃走了去,岂不是放虎归山?——清· 钱彩《说岳全传》
国语辞典比喻放走敌人,后患无穷。《精忠岳传.第三一回》:「倘他逃走去了,岂不是放虎归山?」也作「纵虎归山」。近养虎遗患反斩草除根﹑除恶务尽
成语解释 | 归:返回。把老虎放回山林。比喻把敌人放走;留下后患。也作“纵虎归山”。 |
---|---|
成语出处 | 晋 司马彪《零陵先贤传》:“璋遣法正迎刘备,巴谏曰:‘备,雄人也,入必为害,不可内也。’既入,巴复谏曰:‘若使备讨张鲁,是放虎于山林也。’璋不听。” |
常用程度 | 常用成语 |
感情色彩 | 中性成语 |
成语用法 | 连动式;作谓语、定语、补语;指自留祸根 |
成语结构 | 动宾式成语 |
产生年代 | 古代成语 |
成语正音 | |
成语辨形 | |
近义词 | 养虎为患 |
反义词 | 除恶务尽 、斩草除根 |
成语例子 | 倘若一朝走了,便如放虎归山,纵龙归海,是自遗害也!(明 朱有燉《义勇辞金》楔子) |
成语谜语 | 把老虎放生 |
比喻放走敌人,自留祸根
倘他逃走了去,岂不是放虎归山?——清· 钱彩《说岳全传》
国语辞典比喻放走敌人,后患无穷。《精忠岳传.第三一回》:「倘他逃走去了,岂不是放虎归山?」也作「纵虎归山」。近养虎遗患反斩草除根﹑除恶务尽