秘而不宣

成语解释 秘:不公开的;引申为隐匿;不能让别人知道;宣:公开。把知道的消息、情况隐秘起来;不告诉别人。
成语出处 晋 陈寿《三国志 吕蒙传》:“密为肃陈三策,肃敬受之,秘而不宣。”
常用程度 常用成语
感情色彩 中性成语
成语用法 连动式;作谓语、定语;指对事情保密
成语结构 偏正式成语
产生年代 古代成语
成语正音 秘,不能读作“bì”。
成语辨形 而,不能写作“尔”。
近义词 守口如瓶 、秘而不露 、缄口不言
反义词 直言不讳
成语例子 泛音既有如此妙论,如何谱上都无此说?他却秘而不宣,是个甚么意思。(清 李汝珍《镜花缘》第七十三回)
成语谜语 养蜂人搬家

秘而不宣是什么意思

保守秘密,不对外宣布

国语辞典

隐瞒所知,不作宣布。《三国志.卷五四.吴书.吕蒙传》裴松之注引《江表传》:「密为(鲁)​肃陈三策,肃敬受之,秘而不宣。」《镜花缘.第七三回》:「泛音既有如此妙论,为何谱上都无此说?他却秘而不宣,是个甚什么意思?」也作「秘而不泄」。近秘而不露﹑秘而不泄反公诸同好﹑胸无城府