不可同年而语

成语解释 两者相差很大,不能相提并论
成语出处 汉·贾谊《过秦论》:“试使山东之国,与陈涉变长挈大,比权量力,则不可同年而语矣。”
常用程度 一般成语
感情色彩 中性成语
成语用法 作谓语、定语;形容不能相比
成语结构 偏正式成语
产生年代 古代成语
成语正音
成语辨形
近义词 不可同日而语
反义词 相提并论
成语例子
成语谜语

词语分开解释

不可 : 1.不可以;不可能。2.不答应;不准许。3.不轻易赞同或遵奉。4.谓不符合,不称。5.犹不堪。6.指缺点﹑过错。7.与"非"连用,"非……不可",表示必须或一定。
同年而语 : 将两种情况或两件事情放在同一时间来比较、评论。形容相提并论。

不可同年而语是什么意思

见“[[不可同日而语]]”。

国语辞典

差别很大,不能相提并论。《文选.皇甫谧.三都赋》:「比风俗之清浊,课士人之优劣,亦不可同年而语矣。」《文选.贾谊.过秦论》:「试使山东之国,与陈涉度长絜大,比权量力,则不可同年而语矣。」也作「不可同日而语」、「未可同日而语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