三告投杼

成语解释 《战国策 秦策二》:“昔者曾子处费,费人有与曾子同名族者而杀人,人告曾子母曰:‘曾参杀人。’曾子之母曰:‘吾子不杀人。’织自若。有顷焉,人又曰:‘曾参杀人。’其母尚织自若也。顷之,一人又告之曰:‘曾参杀人。’其母惧,投杼逾墙而走。”后以“三告投杼”比喻流
成语出处 《战国策·秦策二》:“昔者曾子处费,费人有与曾子同名族者而杀人,人告曾子母曰:‘曾参杀人。’曾子之母曰:‘吾子不杀人。’织自若。有顷焉,人又曰:‘曾参杀人。’其母尚织自若也。顷之,一人又告之曰:‘曾参杀人。’其母惧,投杼逾墙而走。
常用程度
感情色彩 中性成语
成语用法 作宾语、定语;用于书面语
成语结构 紧缩式成语
产生年代 古代成语
成语正音
成语辨形
近义词
反义词
成语例子 鲁迅《书信集·致李康中》:“然而三告投杼,贤母生疑。千夫所指,无疾而死。”
成语谜语

词语分开解释

投杼 : 《战国策·秦策二》载:有一个和曾子同名同姓的人杀了人,别人误以为是曾子,来告诉曾母。曾母起初不信,但到第三个人来告诉时,她终于信以为真,吓得“投杼逾墙而走”。杼:织布的梭子。后以“投杼”表示流言可畏,对某人的谣言一多,连最亲近者的信心也会被动摇。

三告投杼是什么意思

《战国策.秦策二》:"昔者曾子处费,费人有与曾子同名族者而杀人,人告曾子母曰:'曾参杀人。'曾子之母曰:'吾子不杀人。'织自若。有顷焉,人又曰:'曾参杀人。'其母尚织自若也。顷之,一人又告之曰:'曾参杀人。'其母惧,投杼逾墙而走。"后以"三告投杼"比喻流言数传能使人信而转疑。
浏览: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