颖脱而出

成语解释 颖,锥芒。言锥芒全部脱出。比喻有才能的人得到机会,即能全部显现出来。
成语出处 《史记·平原君虞卿列传》:“平原君曰:‘夫贤士之处世也,譬若锥之处囊中,其末立见……’毛遂曰:‘臣乃今日请处囊中耳。使遂早得处囊中,乃颖脱而出,非特其末见而已。’”
常用程度 常用成语
感情色彩 褒义成语
成语用法 作谓语;指显现才能
成语结构 偏正式成语
产生年代 古代成语
成语正音
成语辨形
近义词 脱颖而出
反义词 不露锋芒
成语例子 愿君侯不以富贵而骄之,寒贱而忽之,则三千宾中有毛遂,使自得颖脱而出,即其人焉。★唐·李白《与韩荆州书》
成语谜语

词语分开解释

颖脱 : 锥芒显现,比喻充分显露才能:颖脱之作|才华颖脱。参见“颖脱而出”。

颖脱而出是什么意思

锥尖穿出布袋来。比喻才能全部显露出来

使遂蚤得处囊中,乃颖脱而出。——《史记·平原君虞卿列传》

则三千之中有毛遂,使 白得颖脱而出,即其人焉。—— 唐· 李白《与韩荆州书》

国语辞典

锥尖透过囊袋显露出来。语出《史记.卷七六.平原君虞卿传》:「毛遂曰:『臣乃今日请处囊中耳,使遂蚤得处囊中,乃颖脱而出,非特其末见而已。』」。后比喻有才能的人遇时机而显露本领,超越众人。唐.李白〈与韩荆州书〉:「愿君侯不以富贵而骄之,寒贱而忽之,则三千之中有毛遂,使白得颖脱而出。」也作「脱颖而出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