邪不干正

成语解释 邪恶的压不倒正派刚正的事物。
成语出处 宋 王谠《唐语林 方正》:“臣闻邪不干正,若使咒臣,必不能行。”
常用程度 常用成语
感情色彩 中性成语
成语用法 主谓式;作谓语、宾语、分句;指正义战胜邪恶
成语结构 主谓式成语
产生年代 古代成语
成语正音
成语辨形
近义词 邪不犯正
反义词
成语例子 清 纪昀《阅微草堂笔记 滦阳消夏录四》:“邪不干正,妖不胜德。”
成语谜语

词语分开解释

干正 : 1.犹干预。亦谓理其事而正其本。

邪不干正是什么意思

1.犹言邪不犯正。 国语辞典

邪术不能胜过正气。《唐语林.卷三.方正》:「臣闻邪不干正,若使咒臣,必不能行。」也作「邪不胜正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