啜菽饮水

成语解释 啜:吃;菽:豆类。饿了吃豆羹,渴了喝清水。形容生活清苦。
成语出处 西汉 刘安《礼记 檀弓下》:“子路曰:‘伤哉贫也!生无以为养,死无以为礼。’子曰:‘啜菽饮水,尽其欢,斯之谓孝。’”
常用程度
感情色彩 中性成语
成语用法 联合式;作谓语;形容生活很艰苦
成语结构 联合式成语
产生年代 古代成语
成语正音
成语辨形
近义词 饮水啜菽
反义词
成语例子 明·洪应明《菜根谭》:“悠长之趣,不得于浓酽,而得于啜菽饮水。”
成语谜语

词语分开解释

啜菽 : 1.见"啜菽饮水"。
饮水 : 1.喝水。2.谓清廉。语本《晋书.良吏传.邓攸》:"时吴郡阙守,人多欲之,帝以授攸。攸载米之郡,俸禄无所受,唯饮吴水而已。"

啜菽饮水是什么意思

吃豆类,喝清水,形容生活清苦

君子啜菽饮水,非愚也,是节然也。——《荀子·天论》

国语辞典

吃豆粥,喝清水。形容家贫而孝子曲尽孝心。《礼记.檀弓下》:「子路曰:『伤哉贫也!生无以为养,死无以为礼也。』孔子曰:『啜菽饮水尽其欢,斯之谓孝。』」唐.王勃〈倬彼我系〉诗:「夫岂不怀?高山仰止,愿言毓德,啜菽饮水。」后亦指生活清苦,饮食粗简。宋.司马光〈辞知制诰第七状〉:「臣生负大罪,死负余愧。虽进极荣显,不若啜菽饮水,长为布衣也。」也作「饮水啜菽」、「饮水食菽」。